发布时间:2022-10-11 10:22:56
最近经常收到妈妈的留言:
在家一不顺心或是情绪激动了就会对家人动手,这该怎么办?
嗯,看得出来,在暑假的消磨中,亲子间的关系已经达到顶峰。
我知道,被孩子动手打了,心情是尴尬的、愤怒的、震惊中还有一点权威被挑衅的惊慌。
总之,这种感觉让你觉得很不好。
你觉得总该做点什么来教训教训教育教育这个熊孩子,怎么能动手打大人呢?太不像话了!
但是,别着急,虽然孩子打人确实让人在心理和生理上难以接受,但我不得不告诉你,这孩子敢打你,这事并不完全是坏事。
一、为什么说孩子发脾气打人不是坏事?
小至5、6个月,大至5、6、7、8岁,打人这件事几乎伴随着宝宝整个童年腰腿疼痛特效灵去哪买。
你以为只有你家孩子熊?
NO!NO!NO!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。这种情况出现在每一个有娃的家庭里。
打人的孩子其实很可怜,因为它们已经被逼到了绝路,黔驴技穷了。
就连1—6岁之间都没有打人经历的大宝,7岁开始之后,也被逼的开始频繁的动手打小宝。
“被逼”这个词,我简直用的不要更精准。
因为大人可以接纳、朋友们之间可以理论,可是小宝油盐不进。
毫无道理的就抢她的玩具、不听游戏规则瞎捣乱,姐姐一小时搭出来的树屋,他说推倒就推倒……
起初,大宝也讲道理:你不可以抢我的、你不可以这样、你再这么做我生气了……
可1、2岁的小宝,哪里配合得特效腰腿疼痛的灵哪里药店有了她这些?
所以,我都能感觉到,大宝一步步被逼着倒退回了最原始捍卫自我权益的那个阶段——你惹了我,我拿你没办法,我又非常不爽,我就揍你。
我讲大宝倒退的例子是想说,这种频繁恶意攻击,并不是说孩子本性是坏的,只不过是孩子的一种表达方式。
因为人在负面情绪爆棚的时候,就是会想要发泄。
这是人的天性,人天性里都有愤怒和攻击性,这些冲动是正常和健康的。
只不过成年人对行为和情绪都有自控力,但孩子控制情绪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:
最开始,他们不会说,肢体语言是最便利的沟通方式。
随后,语言发展,尝试沟通。
然后,随着大脑前额叶皮层的逐渐发育,以及后天的练习,有些孩子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,但有些人可能直至成年,这项能力依然不足。
如果孩子总是攻击他人,说明他没有完成这种进阶,他还停留在第一个阶段。
孩子只能用“打人”这种行为,表达自己的不满、失望、愤怒或是其他激烈情绪。
如果孩子总是攻击父母,也可能说明,孩子跟你沟通的门槛太高了。
好好跟香港同仁特效腰腿疼痛灵胶你说不行、说难听了甚至都不行,只有更激烈的动手,才能激起你的回应和注意。
他只是想表达,我现在很不爽,很难受。
只不过,这种交流方式不那么正确。
但也从侧面可以看出,孩子没有被压抑住表达的天性。
二、那能家长能打回去吗?
现在很多人教育孩子,都有一套自己的理论标准。
孩子打我,我就打他,让他也知道这样很疼。都是第一次做人,凭啥让着他?
嗯,被打后想要还手的心情可以理解。
但妄想通过以暴制暴的方法达到教育的目的,这是万万行不通的。
不仅不能纾解孩子的情绪,不能很好的解决问题,反而会带来一系列更深远的影响。
被孩子打后,如果你还手打回去,看似是和孩子扯平了,但你的每一次打回去,都是为TA将来无数次打回来埋下了隐患。
因为孩子打人的初衷只是发泄,而我们还手就等于跟孩子证实了,这种发泄方式是可取的。
孩子在挨打中学到了,暴力是一种可以接受的表达愤怒和解决问题的方案。
那你猜猜,他下次再有情绪时,会不会首选就是一步到位的打人?
而且,体罚让孩子得到了足够的关注,孩子会故意做错事来刺激父母,以此得到父母的关注,以此寻找到自己的存在感。
三、那孩子发脾气要打人时,我们该怎么办?
前面说了,孩子打人,那是他黔驴技穷了,以他目前的认知、能力、发育水平,没有办法满足大人的预期。
也因此,当孩子暴力攻击时,这恰恰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。
你可以引导孩子,你希望他怎么做、他还可以做什么?
具体该如何做呢?
1.阻止孩子暴力行为,尽量让其冷静
无论什么时候,当孩子出现恶意的暴力行为时,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阻止他继续“施暴”。
如果不及时阻止、干预,其实也是在默特效腰腿疼痛灵官方网站许孩子打人的行为。
如果孩子情绪激动,我们可以抓住孩子的手,帮他说出他的感受。
“妈妈知道你很生气,因为你实在太想要吃一个冰淇淋了”。
跟孩子共情,尽量先让他平静下来。
如果孩子平静不下来,还要继续打人。那就要先把他转移到一旁,找一个相对安静的地方。
然后帮助孩子冷静下来,一般我都会这样跟孩子说:
我知道你现在很生气,也很烦躁。
你其实,只是太生气了,但并不是真的要伤害人是吧?
现在我们先冷静一下,你来跟妈妈一起做深呼吸,我们把生气怪一起从身体里赶出去,先用力吸气(故意非常用力的吸气),然后长长的呼~出去。(其实这也是转移注意力)
2.帮助孩子识别情绪,学会用语言表达情绪
管理情绪的第一步,就是识别情绪。
随着年龄的增长,孩子的情绪也逐渐完善,如生气、愤怒、嫉妒、失落愧疚等,甚至是还有一些更复杂的情绪,说不清道不明的。
就像嘴快如大宝,也有有“苦”说不出的时候。
比如现在小宝偶尔要哄睡,大宝看见了有时也会要和我们挤在一起,你说太热了,你睡自己床上,她就会“阴阳怪气”地说“我今天就想睡你们床上”
可能她自己都搞不明白,自己是为什么。
当时,我开玩笑的说:“你是不是担心爸爸妈妈爱小宝,不爱你了或是爱小宝超过爱你?”
大宝低着头闷闷的回答:嗯!
我接着说:放心吧,不会的!爸爸妈妈爱你和小宝一样多,只是小宝现在太小,很多事情不能自己做,所以我们需要帮助他。
说到这大宝的表情已经明显轻松了,还时不时点头回应,因为她也常常照顾小宝。
我赶紧趁热打铁继续引导:大宝这样想是对的,这种担心失去或者不愿别人超过我们的情绪叫做嫉妒,我们每个人都会嫉妒,爸爸妈妈也不例外。
不过,一味地沉浸在嫉妒中,只会让你看到你所没有的东西,当我们因嫉妒而愤怒的时候,不妨想想自己拥有的所有好的东西。
大宝有哪些是小宝没有的?她于是开始滔滔不绝:我可以玩大摆锤碰碰车、我不用穿尿不湿、我可以独自去小伙伴家玩……
嫉妒之情,锐减。
如果孩子能够及时识别情绪,那他就能学会自我接纳和表达。
3.提供一些正确的发泄情绪的办法
当然,孩子出现打人行为,还是因为掌握了不正确的发泄方式。
我们在疏导孩子情绪的同时,也要给孩子提供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和发泄方法,让孩子真正学着去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。
不要孩子一激动、要发脾气甚至打人,你就急了,说什么也要把孩子的气焰压下去。
要明白,情绪是需要宣泄的,如果被强行压制,只会积聚在孩子心里,变成心理的负担。
像我们家,大宝和小宝闹脾气的时候,是有自己的发泄角的,只要不影响别人或伤害自己,孩子在里面怎么折腾都没事。
别怕孩子折腾,他折腾够了,情绪发泄出去了,他才能平静下来啊?
4.教会一些正确表达情绪的办法
当然,孩子出现打人行为,还是因为没掌握正确的表达方式。
光说“不能打”没有用,根本没告诉他正确的处理方式。
儿童发展心理学家,舒尔,提出了风靡全球的ICPS儿童社交训练。
训练的精华就是,把解决问题的重点,给到孩子,让TA去想:除了打,我还可以怎么做呢?
记住,孩子说出办法的过程中,不要去评价对错。
重要的是他思考和想要去解决问题的这个过程。
父母唯一需要做的,是帮他预估「他这个办法」的后果,引导他思考这个方法到底可不可行。
比如,你把玩具抢过来,哎,可能会抢不过;
比如,不跟他玩了,哎,那赌气的后果,就是只能自己玩了。
再比如,跟他交换玩具,哎?这个就挺好,他也会同意,你俩都能玩到新的玩具。
多训练几次,孩子再遇到同样的情况,就不会只用打人解决问题了。
养了娃才知道,任何一个孩子都有调皮的时候,你永远没办法让他按你所期望的那样表现。
但是请相信,他不是故意不好好表现,他只是根据自己脑海中最简单的念头在做事情。
你需要花费几年的时间,坚定并温柔的教导他,让他完全理解你希望他如何表现,并且最终获得足够的自控能力。
养孩子从来没有捷径,将来的你,一定会感谢现在这么努力较真的自己。
如果你喜欢今天的文章
别忘了文末【点赞】和【在看】噢~
《亲子》杂志介绍
国家新闻出版署推荐的全国优秀少儿期刊
20年品质保证